ID3调节肠道GVHD T细胞功能的研究
正在建设中
Under Construction
ID3调节肠道GVHD T细胞功能的研究
DC分层在脓毒症预后中的意义(市级项目)
外周血cfDNA IG/TCR克隆性重排研究:急性儿童白血病的无创MRD跟踪(市级项目)
TLS联合21基因检测对乳腺癌预后风险评估的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研究(市级项目)
基于专病库生物标本探究DNA NGS技术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多种基因组学异常的临床意义
甲状腺髓样癌及碘难治分化型癌靶向治疗检测项目
胶质瘤诊疗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
ExRNA表达谱在乳腺癌早筛及治疗决策中的应用研究
出凝血NGS检测项目开发
联合成立苏州大学——苏州精准医疗肿瘤实验室
成人血液肿瘤细胞分子病理诊断
多发性骨髓瘤分子病理诊断的标准化
肉瘤分子病理诊断
CAR-T治疗相关分子病理检测和新抗原开发
启动苏州精准医学研究所筹备工作
宫颈癌精准细胞学筛查的智能信息平台建设
低温封闭多级PCR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
DOT1L调节骨髓移植后pDC免疫重建的机制研究
铂类化疗耐药性生物标志物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
面向精准医疗的生物信息平台建设
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分子检测平台的建设
精准医学分子诊断中心的建立(江苏省社发重点项目)
血液肿瘤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平台的建设(苏州工业园区领军创业项目)
2024年7月4日,苏州大学正式发文批准“苏州大学—苏州精准肿瘤分子病理研究院”(Advanced Molecular Pathology Institute of Soochow University and SANO, AMPI)成立。
AMPI由苏州大学和苏州精准医疗(SANO)及旗下赛默医学检验实验室合作共建。推动诊疗技术进步和培养专业人才是企业的需要也是企业的责任,为了推进精准医学的发展,2021年SANO与苏州大学合作成立了苏州大学—苏州精准联合实验室,在不断提高分子病理诊断水平的同时,也为40余位博、硕士研究生提供了科研平台,在此基础上升级成立的AMPI将为国家的精准医学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AMPI由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苏州大学医学院院长詹启敏兼任院长,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遗传学教授、SANO创始人兼首席医学官肖晟为常务副院长;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束永前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郭凌川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检验中心主任杜鸿、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肿瘤科主任陶敏为研究院副院长,孟丽君博士为执行院长。
AMPI将致力于促进高水平的肿瘤分子病理诊断、肿瘤基因致病机制和诊疗新靶点发现等技术攻关,并聚焦于建设系统的肿瘤基础研究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,推进跨学科技术与人才的交叉融合,促进先进成果转化。
2021年7月,苏州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获江苏省科技厅批准,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国藩合作共建省级院士工作站。苏州精准医疗企业院士工作站将依托公司先进的分子诊断平台,在洪院士建立的LcnPCR技术的基础上,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,实现HPV DNA自动化检测,并将此技术应用至宫颈癌筛查领域,推动宫颈癌的精准防治。
洪国藩院士是国内知名分子遗传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,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,曾在英国剑桥大学MRCLMB从事研究工作,师从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桑格教授(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),创立了DNA双向测序法、SNP快速检测法、非随机DNA测序及离子梯度电泳、低温封闭多级基因扩增等新方法,在DNA研究和基因组科学中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依托企业院士工作站,苏州精准医疗将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,完善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机制,加快创新人才团队培养与引进,充分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技术、经验和渠道优势,增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,为肿瘤早筛及精准诊断的发展不断添砖加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