淋系肿瘤融合基因RNAseq
-
检测项目:
-
检测方法:
RNA NGS
-
检测内容:
70基因(255个诱饵探针)相关的融合基因筛查,包括已知(616对以上的融合基因)和未知融合基因。
-
临床意义:
◆ 辅助诊断:融合在ALL的检测中十分重要。在B-ALL中,BCR::ABL1融合在成人中占比25%,儿童中占比2-4%;TCF3::PBX1融合在儿童中占5%,TCF3::HLF融合占1%。在<1岁的婴儿中,常发生KMT2A相关基因融合(AF4、AF9等)。在10%T-ALL中,发生PICALM::MLLT10融合。检测T细胞淋巴瘤中特征性的融合基因,如ALK、TP63重排等; ◆ 评估预后:在儿童B-ALL中,BCR::ABL1融合属于高风险预后。Ph-like ALL需识别激酶或细胞因子受体相关基因的重排,属于高风险预后,而且患者对常规诱导化疗疗效差,但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治疗有望提高其生存和预后。ALK阳性患者五年生存率远高于ALK 阴性患者; ◆ 指导治疗:B-ALL中,BCR::ABL1融合阳性患者可能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效;婴儿B-ALL中,KMT2A重排与否,与后续整个治疗方案直接相关。ALK阳性患者可能对克唑替尼(Crizotinib)治疗敏感; ◆ 发现未知:发现少见、未知的融合基因和伙伴基因,发现新的驱动基因,辅助鉴别诊断。 注:对于不产生异常转录本的IGH相关重排,仍依赖DNA NGS技术。
-
报告时间:
10个工作日
-
样本类型:
骨髓/外周血/固定组织/石蜡切片
-
采集要求:
◆ 固定组织:穿刺组织不少于2针(长度≥1cm),或手术组织0.5×0.5×0.5~1cm,10%中性福尔马林固定;或 ◆ 石蜡切片:10-15张,4-5μm厚,非粘附载玻片;或 ◆ 骨髓(肿瘤细胞>20%):EDTA抗凝,2-4ml;或 ◆ 外周血(肿瘤细胞>20%):EDTA抗凝,3-5ml
-
保存和运输:
室温(15-25℃)保存,48小时内送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