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瘤融合基因RNAseq
-
检测项目:
-
检测方法:
RNA NGS
-
检测内容:
60个诱饵基因:包括已知(413对以上融合基因)和未知的融合基因。
-
临床意义:
◆ 仅在DNA水平通过NGS技术检测融合,假阴性率较高;FISH、RT-PCR等方法,每次只能检测单个融合基因,无法发现新的融合突变;而基于全转录组的RNA-seq检测方法对样本质量要求较高,通常无法使用RNA质量较差的石蜡切片样本。但在RNA层面,利用靶向RNA NGS实现更精准、高效、低耗的融合基因突变检测,对肉瘤的分子分型、靶向用药、预后评估、遗传风险评估、化疗疗效预测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等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,精准辅助肉瘤患者的治疗指导和管理; ◆ 辅助临床诊断:① 大部分ARMS带有PAX3::FOXO1(70-90%)融合,小部分为PAX7::FOXO1(10-30%)融合。PAX3::FOXO4、PAX3::NCOA1、PAX3::NCOA2、FOXO1::FGFR1等融合较为少见;② 梭形细胞/硬化型RMS:该类型需要通过分子遗传学手段将其细分到各亚型。部分先天性梭形细胞RMS以带有VGLL2, SRF, TEAD1, NCOA2和CITED2基因融合为特征,骨内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(含TFCP2/NCOA2重排)没有特征性基因改变,但最近报道的骨内梭形细胞RMS发现了两种重现基因融合,一种是EWSR1或FUS基因与TFCP2基因融合,另一种是MEIS1::NCOA2融合; ◆ 指导靶向用药:有助于找到突变的靶点及对应药物,实现异病同治。如NTRK融合患者可能对其抑制剂(如: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)敏感; ◆ 发现未知融合:能够发现与60个基因发生融合的新伙伴基因,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,同时辅助科研探索。
-
适用人群:
初诊、转移或复发肿瘤患者。
-
报告时间:
10个工作日
-
样本类型:
石蜡切片/固定组织
-
采集要求:
◆ 石蜡切片:10-15张,5-10μm厚,病理级非粘附载玻片;或 ◆ 固定组织:穿刺组织不少于2条(长度≥5mm),或手术组织 0.5×0.5×0.5~1cm(黄豆大小),10%中性福尔马林固定
-
保存和运输:
室温(15-25℃)保存,48小时内送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