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癌靶基因cfDNA高深度测序(134基因)
-
检测项目:
-
检测方法:
DNA NGS
-
检测内容:
134个靶基因:①SNV、InDel;②靶基因CNV;③常见融合、MSI和化疗药分析。
-
临床意义:
◆ 辅助临床诊断:① VHL、PBRM1、SETD2、BAP1、KDM5C、MTOR、PIK3CA、PTEN和TP53等基因是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常见改变;② 乳头状肾细胞癌(PRCC)常见改变:MET基因突变在低级别PRCC中更常见; ◆ 指导靶向用药:① 作用于VEGF治疗肾癌的最常见靶向治疗药物有:舒尼替尼(Sunitinib)、帕唑帕尼(Pazopanib)、索拉非尼(Sorafenib)、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);② 对mTOR起作用以治疗肾癌的最常见靶向治疗药物是坦罗莫司(Temsirolimus)、依维莫司(Everolimus);③ 作用于酪氨酸激酶(称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)以治疗晚期肾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是仑伐替尼(Lenvima);④ mTOR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:FKBP12或mTOR的变异;PI3K/AKT通路的激活;ERK/MAPK旁路信号的传导增强;PIM激酶的激活; ◆ 遗传风险评估:① 帮助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提早进行肿瘤发生风险的评估,提供早期的预防干预方案,降低患病风险;② 对有家族遗传史或生育过患儿的并夫妇进行生育指导,有助于避免严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;③ 为临床实现精准的肿瘤个性化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; ◆ 指导化疗用药:① 基于PharmGKB数据库,检测了2级及以上等级证据支持的化疗有关基因的SNP位点,预测化疗药物的毒性与有效性;② 在精准化疗之前,可进行化疗药物相关基因检测,从而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,以达到最大的化疗效果和最小的药物不良反应。
-
适用人群:
初诊肿瘤且组织样本不可及的患者。
-
报告时间:
10个工作日
-
样本类型:
外周血/胸腹水/脑脊液
-
采集要求:
◆ 外周血(cfDNA):游离DNA保存管,≥20ml;或 ◆ 胸腹水(cfDNA):无菌离心管,≥50ml;或 ◆ 脑脊液(cfDNA):游离DNA保存管,≥10ml
-
保存和运输:
◆ 外周血:室温(15-25℃)保存,48小时内送检 ◆ 脑脊液、胸腹水:2-8℃保存,当天送达